销售咨询热线:
13545388336
技术文章
首页 > 技术中心 > 井径仪现场操作规范、维护保养与故障快速排查指南

井径仪现场操作规范、维护保养与故障快速排查指南

 更新时间:2025-08-26 点击量:7
  井径仪主要用于测量油、水井套管各部位平均内径,给出套管内径变化及接箍位置。以下是井径仪的现场操作规范:
  1.施工条件:
  井场条件足够好,可以正确摆放测井车、正确安装天滑轮和地滑轮。
  井口压力为零或有轻微逆流。
  施工前进行洗井和通井操作。
  2.测井准备:
  测井通知单上应包含射孔井段数据、标准短节数据、井下工具数据等信息。
  测井电缆应在定期校验期内,且电缆头完好无损。
  测井仪器在校验期内,并处于完好状态。
  连接并调试好仪器仪表。
  井上无通井机时,需配备好吊车。
  3.现场施工:
  测井绞车停在距离井口大于10m处,并固定好。
  连接好各线路接口,固定好天地滑轮。
  连接下井仪器,接口处涂上硅脂,下井前再度调试仪器。井径仪应轻抬轻放,选择一个平坦地方进行测前刻度。
  刻度时,两人配合进行,一人扶正,一人刻度。刻度符合要求后,将刻度值存入计算机。
  在吊起井径仪的过程中要保持平稳,特别是仪器进入井口时,要防止发生碰撞。
  仪器装入井口后,装好防喷盒,确保深度记速器对零。
  控制仪器起放速度,下井速度最大不大于500m/h,测井段速度不大于700m/h,以防止测试资料失真。
  仪器下至遇阻点,上提测试,至测试井段以上100m。如测试井段不好对图,可适当增加测试段。另外,可选择有标准层的井段进行复加测试,确保无误。
  上提仪器,上提至井口100m时卸掉防喷盒丝扣,离井口20m时停止机动,手拉电缆将仪器提出。
  测井资料应按照相关规定执行,现场解释资料,工具位置标注要按照封上配下的原则,短节要注明上、下接箍。如发现资料有问题,须重新进行测试。
 

 

  井径仪的维护保养工作对于延长仪器使用寿命和确保测量精度至关重要,以下是具体的维护保养指南:
  1.日常管理:
  对所使用的仪器进行登记、造册,并根据各种仪器的型号规格进行编号。
  制定测量仪器的管理规定,明确仪器使用的注意事项、使用要求、仪器损坏赔偿办法等。
  在仪器的借领和归还过程中,做好登记和检查工作,确保仪器状态良好。
  2.存放环境:
  测量仪器仓库应是耐火建筑,并配备消防设备。
  仓库内温度保持稳定,避免剧烈变化,最好保持在普通常温。
  保管仓库需通风、干燥、防尘。
  3.清洁与防霉:
  每日在收装仪器前,应将光学零件的外露表面清刷干净后再盖镜头盖,并使仪器外表清洁后才装箱密封保管。
  仪器外壳有通孔的,用完后将通孔盖住,如一些数据接口等。
  仪器箱内放入适当的防霉剂。
  外业仪器一般6个月(湿热季节或湿热地区1~3个月)对仪器的光学零件外露表面进行一次全面的擦拭。
  4.运输与存放:
  在运输过程中注意防震,防止仪器密封性下降。
  长期不用的仪器外露光学零件,经干燥后垫一层干燥脱脂棉,再盖镜头盖。
  5.专业维护:
  作业中暂停使用的电子仪器,每周至少通电1小时,同时使各功能正常运转。
  发现仪器有水性雾或油性雾时,应分别采取烘烤、吸潮或清洁剂擦拭等方法进行清除。
  仪器的外露金属面应定期涂抹新的防锈油脂,以防止锈蚀。
  外业仪器一般6个月须对仪器外露表面的防锈油脂进行一次更换,发现锈蚀现象,须除锈并防锈。
  在使用井径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故障。以下是故障快速排查指南:
  1.井下仪器故障:
  井下仪器在工作中可能会出现内部构件损失或击穿的情况,导致传输电路面板出现故障。此时可利用万用表等设备进行检测诊断,然后进行排除。
  光电倍增管是探管的常见故障之一,可能会降低计数率。一旦出现这种故障,可降低设备高压的输入,若不能处理故障,则需尽快更换新的设备。
  声波探管故障常见的有探管不发射,一般是高压密封插头接触不良、外壳短路、连线破损等原因造成的换能器不能正常发射。此时可利用万用表连接到仪器面板上来检查下井的电流,以确定故障位置并进行修复。
  2.现场操作故障:
  若仪器下井后无法正常工作,首先检查仪器连接是否良好,接口处是否涂抹了硅脂。
  若仪器在测井过程中出现异常数据,应检查仪器刻度是否符合要求,以及测井速度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若仪器在起放过程中发生碰撞或损坏,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检查和维修。
  3.其他注意事项:
  在排查故障时,应确保操作人员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若故障无法自行解决,应及时联系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井径仪的现场操作、维护保养与故障快速排查是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并定期对仪器进行维护保养和故障排查。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灌注桩成孔检测仪有哪些操作步骤?